
[東興景區]東興交東貝丘遺址
景區地址:東興市江平鎮交東村西南海邊![]() |
|
交東貝丘遺址門票種類
-
門票名稱 門市價格 預訂價格 景區付款 很抱歉,暫時沒有可預訂的門票,如需幫助,請與 客服中心 聯系,謝謝!
交東貝丘遺址簡介
交東貝丘遺址,位于東興市江平鎮交東村西南海邊,遺址在高出海面約十多米的山丘上,山上有一社山,遺址在社山東部隆起處,故又名“社山遺址”,面積約1500平方米。就是這么一個極不顯眼的小山丘,竟然埋藏著一個令人十分震驚的歷史文化遺存。1958年至1978年,廣東、廣西兩?。▍^)博物館普查組先后對遺址進行了考證,該遺址以先人食余丟棄的海生螺殼為主要堆積,并夾雜著大量的陸水動物遺骸,同時發現有石錛、石斧、夾沙紋繩陶片等用品,經專家們鑒定,從其炭十四數據表明,這個貝丘遺址距今已有5000年歷史,屬新石器時代,該遺址現在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這里的先人們當時以魚類和貝類等水生動物為主要食物,和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。交東貝丘遺址的發現,翻開了東興人類聚居地、邊陲文明發源地的遠古歷史。觸摸著先人食用遺棄的各類殘骸和用具,使文明領略到新石器時代先人們的智慧,深深感受到這遠古而神圣的土地所孕育的燦爛文化。我們十分欽佩先人們的正確選擇,交東,靠山臨海,物華天寶,宜居宜業。對于先人來說,無疑是生產和生活的理想之地??v觀今天交東、江平、東興一片盛世興平的繁榮景象,倘若這里的先人泉下有知,該是多么的驕傲和欣慰呀!
貝丘遺址是新石器時代沿海居民點的遺址,防城港市的貝丘遺址主要有兩處:一是杯墩貝丘遺址, 位于防城區茅嶺鄉小陶村梁屋屯附近的一個海墩上。海墩上有兩個相連的海拔約10米的小山丘,形似兩只杯,故稱。1958年廣東省博物館的專家曾到此考察,發現了三個洞穴,均系用大蠔殼砌成。洞內有繩文陶片、石斧等文物。1973年廣西博物館也多次派人來采集文物,文物以長形石斧居多。專家們認為,這里屬于新石器時代的居民點遺址,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,1981年被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二是交東貝丘遺址, 位于東興市江平鎮郊東村,呈東西走向,南臨北部灣,北為丘陵地,東西寬約200米,南北長約400米。西面有一條小河從北向南流入海灣,北面是起伏的山丘,高約10多米。 山上堆積大量貝殼,以蠔殼居多,雜有泥蚶、白螺、網錘等先民遺物,人稱“蠔殼山”,被一層表土及植被覆蓋。它是1958年春,村民在山邊建牛欄挖墻基時發現的。經考察鑒定為新石器時期居民點遺址。1981年被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